新华社呼和浩特5月4日电(记者朱文哲)晨曦轻露,黎明的和风带着丝丝清凉,轻抚着晨光下的“共青团号”机车。跟着一声洪亮的汽笛长鸣,“共青团号”机车在第24任司机长刘云鹏的操作下逐渐驶出巴彦淖尔站,向着远方的巴丹吉林沙漠深处进发。
作为全国首个以“共青团号”命名的机车组,我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包头西机务段“共青团号”机车组自组成至今已阅历24任司机长,而他们的故事,还要从65年前讲起。
20世纪50年代末,跟着包钢的投产和包兰铁路的注册运营,铁路客货运使命繁忙,呈现运力缺乏的状况。“1960年,包头西机务段的前身尔甲亥机务段为调集广大青年员工的作业干劲,决议选树建造型5516机车组为青年先进典型。”包头西机务段党委书记王峰说,后经全国铁道团委、原铁道部机务局同意,该机车组正式命名为“共青团号”机车组,成为全国铁路体系首个以“共青团号”命名的机车组。
“在当年,能开上‘共青团号’机车是年青司机们的奔头,那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职责。”提及往事,“共青团号”机车组第7任司机长、年过八旬的武天然生成眼眶微红。
1977年,兰州铁路局运送使命紧急,武天然生成带领机车组成员驾驭“共青团号”机车赶赴援助。“为了让机车既能安全快跑又能节省燃煤,咱们抛弃运用省力的加煤机,乘组用铁锹一锹锹地加煤。”武天然生成说,接连3个月的奋战,“共青团号”机车组与其他机车组一起抢运煤炭800万吨,他们也因而荣立团体三等功。
从前,铁路体系履行“人随车走”的“包乘制”,一个机车组固定包乘一辆机车,机车组的成员们都把机车“视如己车”。也因而,在机车组每一名成员的精心保护下,“共青团号”机车的设备状况一向如新,成为路局车辆整备的榜样。2007年,为充沛的使用车辆与人员资源,路局开端履行机车组和机车不再绑定的“轮乘制”计划,代替了从前的“包乘制”。
“‘轮乘制’完成了‘机车长交路,乘务区段化’,显着提高了铁路出产运送功率。”作为“共青团号”机车组第20任司机长,现任包头西机务段副段长的李欢龙说,“但是,当‘共青团号’机车交由其他机车组驾驭的时分,咱们的心里仍是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
李欢龙回忆说,虽然咱们轮乘在不同的机车上,但大伙一向以“共青团号”的规则要求自己,有的人成为路局第一批煤炭“万吨大列”司机,有的人成为路局第一批电力机车司机,在不同的岗位上持续勇当先进。“不管身处何岗,‘共青团号’精力在咱们心中从未平息。”
2009年,“共青团号”机车组从头履行“包乘制”,那面标志着斗争与斗争的旗号,再次在铁轨上高高飘扬。
2018年夏天,“共青团号”机车组所担任的包白线(包头至白云鄂博)突发水害。当得知需求调派机车组向抢险一线运送石料后,刚刚完毕图定出勤使命回来机务段的“共青团号”机车组第22任司机长杜超当即上油整备,与搭档们驾驭“共青团号”牵引满载石料的列车赶赴抢险一线。
“列车抵达已是深夜,当车站的灯火照亮车头的团徽时,‘我国共青团’五个烫金大字穿透雨幕,就像一针‘强心剂’,给在场的抢险人员以勇气和决心。”杜超回忆说。
多年来,一代代“共青团号”机车组的成员一向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论是理论素养,仍是业务实操,都是路局里“标杆化”的存在。对他们来说,唯有逐渐的提高,才对得起自己所佩带的“共青团号”臂章。
“‘共青团号’机车组是品牌、是榜样,更是咱们用心保护的荣誉。作为其间的一员,不前进,便是给团队抹黑。”“共青团号”机车组第23任司机长滕如雷说。
2012年入路的滕如雷在作业第一年就考取了副司机资历,但他逐渐安于现状,尔后的6年时间里一向没有再考司机资历,“混日子”成了他的标签。2018年,杜超申请把滕如雷调入“共青团号”机车组,期望他可以再次奔驰起来。
“在优异的团队里就要让自己更优异,我下决心有必要一次考过司机资历,考不过就‘下车’。”滕如雷说。2019年,滕如雷成功考取司机资历,并在2021年接过杜超的接力棒,成为第23任司机长。
2024年9月,“共青团号”机车由DF4DK型更换为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FXN3C型“复兴号”内燃机车。从从前的蒸汽机车到现在的“复兴号”,65年来,“共青团号”机车先后阅历9次换型,累计安全行车637.5万公里。
“00后”乌日根达来,是“共青团号”机车组年青司机之一。每次驾驭着编号为“0001”的FXN3C型“复兴号”内燃机车行进在机车组所担任的临哈铁路上,他都难掩心里的激动。
“立标打样、勇创一流,咱们‘共青团号’机车组的每一名年青人都怀揣着这份信仰砥砺猛进。”看着机车窗外的苍茫大漠,乌日根达来与司机长刘云鹏目光坚毅,用自己的芳华与汗水镌刻下归于他们的芳华荣耀。
七十年代的包头阿吉拉机务段(现在的包西)蒸汽机车共青团号是6055。特包车。全路先进机车号是6060。呼和机务段的先进机车是6049号。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