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上午,在位于海口药谷工业园的海南苏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检测实验室内,技术人员正协同推进产品放行检验,为近期获批生产的创新药械做足上市前准备。就在上个月,该企业自主研发的“聚醚醚酮带线锚钉”取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Ⅲ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成为其今年第3款获得Ⅲ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的产品。
在药谷工业园齐鲁制药综合智能高架立体仓库,智能化机械臂正在搬运货品。海口日报记者 孙士杰 摄
“种子”萌芽,“瞪羚”高跃。当前,海口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策略,锚定创新“策源地”,攀越科技“新高地”,主动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以全生命周期服务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加快培育发展具有海口特色的新质生产力。
实验室内,技术人员加快推进研发进度,一个个新成果实现转化落地;工厂车间,流水线马力全开,一款款新产品不断下线出库金秋时节,海口各产业园区处处洋溢着科创成果“丰收”的喜悦。
在药谷工业园齐鲁制药综合智能高架立体仓库,工作人员扫描RVG轨道车出库货品。海口日报记者 孙士杰 摄
今年8月,由金盘科技自主研发配套18.XMW漂浮式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干式升压变压器在其海口数字化工厂下线。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该变压器是目前世界上应用于漂浮式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机舱内部电压等级最高、容量最大的干式变压器。
“我们研发应用高压端子密封式干式变压器专利技术,以确保变压器在极端海洋环境下的稳定运行。”金盘科技相关负责的人介绍,近期,该干式升压变压器将应用于万宁100万千瓦漂浮式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建设,截至目前,首件样机已顺利通过国家变压器质量检验中心型式试验。
科技是发展海洋经济的驱动内核。近日,记者在位于美安生态科技新城的海南华研胶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鹅肌肽、鳄鱼小分子肽等企业自主研发的生物多肽产品正源源不断地生产下线,成为远销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的“拳头”产品。“生物多肽产品进口价格昂贵,我们依托自主研发的定向酶切专利技术,成功研发出了物美价廉的国产替代产品。”该公司商务部总经理鲍瑞和记者说,他们正通过逐步的提升科研投入,跑出转型发展“加速度”。
低空经济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蕴含着巨大的发展的潜在能力。眼下,通过与相关行业融合发展,海口的无人机应用场景日益丰富,从而促进“低空经济+”场景的多元化。
10月15日,记者在海南飞行者科技有限公司展厅看到,大大小小的“硬核装备”整齐陈列,从下潜深度超过400米的多功能深海探勘水下机器人,到融合应用定位、视觉、避障传感器等技术的多维感知决策一体化无人机系统,飞行者科技得以“上天入海”的背后,是研发团队的强大支撑。
“我们科创团队目前拥有核心成员近50人,其中研发人员占比达八成。去年我们科学技术研发经费投入近1300万元,相较前年整整翻了一番。”该企业董事长陈鋆和记者说,飞行者科技已拥有19项国家发明专利及27项实用新型专利,累计承担7项国家级示范科研项目、4项省级重点科研项目,走出了一条创新驱动发展的产业新路径。
今年7月,海南太美无人机团队技术人员正在检查无人值守无人机机场运作情况。海口日报记者 康登淋 摄
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是拓展工业增长空间、推动制造业高水平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依托“智改数转”提质加速,海口中小企业发展动能明显地增强,传统产业加快迸发新动能新活力。
在华熙生物(海南)科技产业园“黑灯”工厂智能车间,有一条贯穿多个工序的自动化流水线。“这条流水线深度应用数字化手段,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让生产方式实现高度智能化。”华熙生物科技(海南)有限公司总经理丁可和记者说,得益于信息技术与制作的完整过程的深层次地融合,工厂投产以来产能节节攀升,目前流水线万瓶左右。
华熙生物是海口推动智能制造和产业数字化的典型代表之一。近年来,海口大力推动传统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一条条传统生产线迎来“数字蝶变”。
AGV小车往来运送原料、智能化流水线完成制粒、压片,机器人自动检验、包装在齐鲁制药海口生产基地,该企业投资6.9亿元建设的高端智能制造项目实现了从生产到仓储的全流程自动化。齐鲁制药(海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宝泉介绍,在数字化赋能下,新生产线万片药,生产效率和运转稳定性实现“双提升”。
《海口市做强工业经济二十条措施》提出,支持企业提升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业务环节的数字化水平。为此,海口接连出台奖补措施,计划今年推动178家中小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改造,助推全市制造业数字化水平再上新台阶。
加大科创企业支持力度,护航中小企业“一路生花”,是推动新兴起的产业高水平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近年来,海口持续优化产业生态“软环境”,下好科学技术创新“先手棋”,为企业打造贯穿全生命周期的良好营商环境和发展空间。
近日,省工信厅公布2024年海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名单,全省共101家企业上榜,其中海口企业43家。专精特新企业的加速涌现,折射出海口各产业园区新质生产力积厚成势的发展成色。
每一株科创“幼苗”,都孕育着成长为“参天大树”的发展能量。作为海口市首家国家级科技公司孵化器,近年来海口国家高新区孵化器积极打好惠企“组合拳”,为入孵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全周期技术和资金支持。如今,园区企业已取得各项专利、专著500余项,在申专利300余项,科研创新结出累累硕果。
通过一直在优化科创企业营商环境,位于海南师范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江东新区留创园,实现了高校科研院所与园区科技型企业的精准对接。截至目前,留创园累计引进企业55家,覆盖文创、生物医药等行业,企业员工涵盖多国留学人才。
在海口江东新区留创园美浪湾香药生物公司,技术人员正在进行实验。海口日报记者 孙士杰 摄
2023年,复兴城为超600家企业落地提供帮办服务,办结126名高层次人才认定复兴城产业总经理吴清吉介绍,园区依托“首席服务专员制度”,为产业、企业和人才提供全链条的一站式服务,分类施策助推园区不一样企业做大做强,产业能级实现加速跃升。
“园区将支持企业对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鼓励企业加快成果转化应用,建设高水平产业科学技术创新平台体系。”海口综保区管委会有关负责这个的人说,园区将指导企业全方位提升数字化水平,力争今年实现专精特新企业达15家、高新技术企业达45家的发展目标。
《关于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高水平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海口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2024年修订)》如今,随着一揽子贯穿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扶持政策陆续出台,海口科技型中小企业正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途。“我们将持续做好中小企业培育和服务工作,引导中小企业向着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加快培育具有海口特色的新质生产力。”市科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国内众多城市提出打造科学技术创新策源地的目标定位,以顺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趋势,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之路,加快构筑创新发展动力源。海口打造科学技术创新策源地,就应该发挥“策”的能动作用,丰富“源”的供给集聚,统筹“地”的规划布局,前瞻性谋划,系统化推进。
打造科学技术创新策源地,要科学施“策”。《海口市做强工业经济二十条措施》提出,要大力培育“专精特新”,壮大本土头部企业,高位推动招大引强,强化企业科学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打造科学技术创新策源地,要开放培“源”。海口通过引育壮大“主体+要素”战略科技力量,让企业做主导、唱主角。记者在采访中看到,在海口研发生产一线,慢慢的变多本土企业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快技术成果转化等方式,不断的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打造科学技术创新策源地,要构筑高“地”。做优做强创新策源地,其主阵地在产业园区。今年来海口各重点园区锚定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推动传统产业加快转型、新兴起的产业抢滩蓝海,让慢慢的变多“创新之花”结出“产业之果”。
原标题:锚定创新“策源地” 攀越科技“新高地” 海口以科学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微信二维码